我朋友刚给我发来一个叫“很爱喝水的水哥”的up主的视频,然后说自己最近在忙工作不想因为一些可能的意外打扰到自己,于是将文章托付给我代发。以下是朋友的原文:
水哥你好,首先忠心祝贺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高考这个人生节点暂时克服了你视频中所提到的那些思考对你正常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你视频中对“我是谁”这一问题的探讨,以及你在思考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的心路历程让我感触颇深。
我无法从你的视频里得出结论:对“我是谁”这一问题,你是否已经找到了可以完全说服自己的答案,并可以凭借这一答案在未来的人生路上不再受到类似问题的困扰。
【资料图】
我也曾被这一问题困扰,但我找到了能暂时说服自己的解释,能让我不去细究它使之影响我的思考乃至进一步影响我的正常生活。而我今天看到了你发的这条视频,就好像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出于一种莫名的情绪,我觉得我必须将我的想法告诉你,顺便帮助可能或正在被这一问题困扰的朋友们。
这就是我写下这篇文章的目的——如果你的确仍被这一问题困扰,希望我的经验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我个人曾尝试同时寻找“我是谁”“我从哪来”“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这三个问题的答案,而我那时甚至不知道有个人叫苏格拉底。但不知道这个人的存在并不影响我思考这三个问题,事后了解到三大哲学问题时甚至有些骄傲,自己在不经意的情况下与先哲跨越时空的阻隔,对一个相似的问题尝试给出自己的答案。
我在思考这三个问题时同样陷入了困惑,且由于时刻尝试自我解惑的思考让我的精神开始逐渐迟钝,为那段时间的自己的生活增添了不少麻烦。从你视频的后半段,我能听出你现在的状态至少不算坏,所以我决定将我的想法告诉你。但我希望你,以及其他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们谨记——我以下所有的内容都是从我个人的经历触发产生的个人见解,其最终的目的只是为了给自己重新回归正常的人类社会生活找一个理由,初衷是让自己获得继续积极面对人生的动力。如果您无法接受我的观点,那希望我的观点能够对您继续寻找适合自己的观点有所帮助;如果您接受了我的观点但最后它对帮助您积极面对生活产生了反作用,那我希望您能尝试放弃接受我的观点,转而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毕竟我得到该结论的目的就是解惑然后坚定自身积极的心态;如果您在了解我的观点后嗤之以鼻、加以否定,然后照常过日子,这一观点未对您的生活产生任何负面影响,那请您一定要坚定自己目前的想法——因为您目前的生活状态就是我得到这一结论后所追求的。
我首先简单地对这三个问题作简略的回答:
1.“我”是物质世界随机事件下诞生的巧合,诞生没有理由,诞生的原因没有意义,诞生的过程没有意义,诞生的结果——即“我”本身,也没有意义。但正因为我们存在本身没有意义,但我们已经存在了,所以在“至少要维持现状”的观念指导下,我们最理性的做法是“尽可能维持‘我’这个存在能够继续存在”,所以我必须首要解决“我”存在本身其实没有意义的问题,于是我必须为了维持“我”存在给自己赋予一个长期的、稳定的、能够坚守的意义,然后让这个自我赋予的意义作为“我”继续存在的驱动力;
2.“我”从物质世界中来,“我”也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且“我”最终依旧将无力再维持“我”的存在,回归物质世界——即“我”最终要到物质世界去,成为“物质世界”这一概念的一部分;
3.如上所说,“我”没有意义,“我”的存在本身没有意义。
接下来,我再详细阐述我自己的看法。
首先,在我的第一个简略回答里,真正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的回答只有前半段。后面的部分是希望所有看到这里的朋友在悲观的念头产生之前迅速遏制它的蔓延乃至减少悲观的念头产生的负面影响而设计安排在那里的,这也符合我一开始思考该问题要达到的效果。
正式回到这三个问题本身,我必须尽可能将我对问题思考的内心细节尽可能全面的展现出来,以防止各位的误解,所以接下来的内容可能缺乏逻辑性并存在些许信息冗余,请见谅。
我在思考这三个问题之前其实首先面临的是一个要尝试回答它们不得不优先回答的,但是似乎同样难以回答的另一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将作为我们讨论这三个问题的锚点和参照物,以判断我们是否最后完成了“给出答案”这一指标——“我们脚下的世界,我们这个宇宙是什么”。
我不知道对于其他人是怎样的,反正对我个人而言,要思考一个问题之前必须提前明确好问题的讨论范围,并因此设定一个“问题参照物”。我要思考的问题需要对参照物而言有效且有意义,这样的话我思考的问题就能在参照物的辅助下变得不再毫无意义可言——至少这个问题以及它的答案对于我的参照物而言是有意义的。
我是个对“意义”看得很重的人,所以我在思考问题本身时也会下意识地给问题赋予意义。我思考的第一个严肃问题准确的说就是“人生的意义”,但我最后没有得到答案,就将其暂时搁置了。可那次思考并不是一无所获,我在那次思考后给了自己一个初步的信念:那就是尽管我不知道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但我对“意义”本身产生了兴趣,我渴望就算此生可能搞不懂“人生的意义”这一问题的通用解释,至少也要给自己一个能够满意的特殊解释,让自己的人生能够“充满意义”。然后,我开始尝试寻找属于我自己的人生的意义,这也许也是催动我之后寻找“人生三问”的答案的原因之一。
而我尝试寻找自己人生意义的第一个尝试就是制造参照物——这个念头的产生是莫名产生的,且在这个念头产生后我自己对这个念头有发自内心的认同感。这又成为了我思考“人生三问”前给自己设立了“世界是什么”这个参照物的理由。
这其中隐藏了一个念头,而这个念头自己似乎又能回答自己——那么这种不断地思考一个问题之前还需不断地先得到另一个问题的答案,用问题作为另一个问题的参照物,我们难道不会在最后找不到能够做参照物的问题吗?
是的,最后我们能找到某一个问题的参照物绝对不是问题,它会是最基础的认识,最接近本能的认识,也许也是最本质的认识。那种认识给人的感觉就像翻字典,翻到对“多”的解释是“数量大”,然后翻对“数”的解释是查点、统计,对“量”的解释是作为幅度和重复出现次数的一种属性,对“大”的解释是容量、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年龄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的对象,与“小”相对。
如果你在看到我上面这一段后突然有一种若有所思的领悟,那就是我想要传达给你的感受——我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最终一定会找到一些很基础的认识,而这些基础认识能够帮助我们去理解更复杂的其它认识。
所以我很庆幸最初自己有尝试给自己找参照物的决定,且最后我没有因为莫名的为难情绪停止这么做,即使我当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为难情绪,没有考虑过这个做法可能会面对的麻烦和困难。而我同样庆幸自己最后意识到了一些问题的答案,它们让我后知后觉很多事情——比如我意识到最初幸好没有为难情绪,这是一个在当时可以说是自己内心里随机选择出来的结果,可它切切实实帮助到了我,而我也找到了自己没有为难情绪是正确选择的理由,理由就在上面——我不用怕,我的为难情绪是害怕认识一些复杂的事物时很难直接做到而产生的,而我找参照物本身最后能够解决这个困难,看起来麻烦其实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因为很多思考并不会实际上发生或者说在事实上占用我们太多的精力。我们的大脑在帮助我们建立对复杂认识的理解的过程中,对已掌握的基础认识的调用是及其快速以至于我们大多数时候在使用这一技巧是甚至是没有感觉的,潜意识的,并不会产生明显花费自身精力和注意力的问题。
这里我给出自己对“宇宙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解释——再次提醒各位朋友注意,我作出这一解释的初衷只是为了设定一个帮助解答“人生三问”的参照物,我无法证明我参照物设立的正确性,无法确定我的解释是否符合事实,也无法验证。但我作出这一解释足以让我确立参照物,所以对我来说这样的解释已经足够。
我认为的宇宙,乃至我们整个世界——对我个人而言,我认为用“世界”一词概括我们脚下的时空真正的整体最为合适,毕竟“宇宙”在我们现在的科学认识里都可能不是最大的单位——对于这样一个存在,我的认识如下:
1.“世界”之前有什么,乃至世界之后有什么对我们来说完全无意义,这牵扯到“可叙事范围”的问题,我在这里讨论的“世界”已经是我认为我们人类有资格讨论的关于我们脚下的时空可以讨论的极限范围,再往外扩展哪怕一丝一毫的讨论都是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的;
2.我认为的“世界”从无序中来,最终也要重归无序,而“世界”从何而来,要到何处去,“世界”存在本身,都没有任何意义——对此的解释是,至少对我们来说,在“我们”存在以前,“世界”早已存在了,所以对已经存在的东西,我们纠结不了太多,因为我们的纠结改变不了“世界”存在的事实。而对“世界”本身来说,它存在,且它变成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样,其过程是偶然的,也是随机的,它是现在这个样子只是因为它在随机变化的过程中就是变成了这个样子,“世界”现在这个样子不是特殊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世界”本身没有特殊意义;
3.我观念里的“世界”分为“概念阶段”和“实在阶段”。“世界”的诞生之初先是诞生出无序的“概念”或者说“规则”,它们在无序的组合中诞生出了完整的、自洽的、封闭的体系结构。然后这个“世界”的实在——即物质,实在这个体系结构成型以后,在它的引导下自然产生然后按照其规则自然演化运动的。而既然“概念”本身也是在随机碰撞的过程中组合成的,所以就算它暂时达成了稳定的体系,它也一定会再次变得不稳定。所以体系结构一定会崩溃,而在“概念”体系崩溃的一瞬间,在其引导下产生的“世界”的实在,也会随即崩溃。至于“世界”的实在在理论上到底是先于“概念”体系的崩溃还是一般会同“概念”体系一同崩溃,我不知道,也不关心,因为那离我太远了,我永远也没机会了解这些。在之后,“概念”会继续存在一段时间,在漫长的随机运动中再次重复许多次构成“概念”体系,产生“世界”实在,“概念”体系消失,“世界”实在消失的过程。直到最后,连无序的“概念”也开始消亡,“世界”在开始产生“概念”时宣布诞生,无力再产生“概念”宣布消亡。
这是我个人的认知,而且我必须说明,我的这些认识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及直觉,通过意识流一般的想象自然得出的。所以我无法跟大家讨论其中的合理性,只能请大家自行斟酌和参考。再次申明:我得出上述认识的目的只有一个,是构建一个方便我回答“人生三问”的参照物,仅此而已。
搞清楚这一切后,朋友们在理解我为何会得出这些结论大概能够想出一些缘由。至于这些想法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实际,我都是不在乎的。因为我最初思考这些问题时的出发点也不是为了知道什么具体的实际行动,仅仅是因为“我的脑海里突然产生了这个问题,我被问题迷住了,如果我不想出问题的答案,这种对问题的困扰会一直影响我的正常生活”。而我已经想到了一个自己能够满意的答案,现在自己重新回想那种答案从内心中“生发”出来的感觉,好似“疑问”的种子生根发芽,任其自由生长,然后在某一天没有任何征兆地,突然从脑海这片土地里破土而出,结出名为“答案”的果实,那种奇妙的感觉仍然让我难以忘怀。
也许这就是思考的乐趣所在——想通了,心情就好了,这种“因为想通了而得来的好心情”,是一种特别的、无法被替代的乐趣。
最后回到我一开始向各位提的建议——无论你是否接受我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我都希望自己这些想法能够帮助有相似困境或者可能面临相似困境的你们。如果你们没有这些困扰,我祝福你们永远不会被其所困扰;如果你们认为我的想法能够帮到你们,那我由衷地希望你们最终也不再受这一问题的困扰;如果你们对我的观点不屑一顾,我祝愿你们能够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对该问题的解释。
“水哥”,希望你在看完我上述这一段毫无逻辑性想到哪写到哪的答复后,能够找到足以令自己满意的关于“我是谁”问题的答案,并且再也不会纠结这类问题。
从我上面的说法你可以看出我个人对这类问题的基本看法——即这个世界,包括我们自己,它从过去开始的存在,乃至未来某一刻的消亡,其道理都归结为“随机”二字,正因为随机所以并不特殊,正因为不特殊它是“如此这般”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但你在接受这中“无意义”后决不能消沉,这也是我接下来想跟你解释的我的看法:为什么我们不能消沉。
第一点,也是最通俗的解释——我们来都来了。我们已经来到了这个世界上,而就算我们极力地“求活”,死亡都是一件必然到来的事,那我们大可不必那么急切地逃离这里,静静地等待那个“必然的死亡”主动向我们走来就好。在那之前,好好地欣赏一下我们脚下的“世界”吧,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能够帮助你认识自己,除了本质的“无意义”之外,将其包裹的这些“表象”是何其繁华,何其精妙,感慨一下在近乎无限地随机组合中竟然可以诞生出如此自洽又合理的结构,而支撑这看似华丽完美的“表象”外壳的本质,又是如此残酷冰冷的“无意义”的内核。然后,暂时放下看到“本质”所产生的莫名的无力和悲观情绪,让自己这个“表象的一部分”,在死亡这个把自己迅速拉向“无意义”的终点的归零键到来之前,做一些“表象”该做的事。
“来都来了”,从这个稍微庸俗一点的理由出发,重新构建自己积极面对世界,继续体验生活,未来的人生于你而言的每一天也会有特殊的意义。我对“来都来了”放在此处的认识是:反正来了,反正一定会走,我们就像不得不拿着剧本被丢上戏台的临时演员,尽管存在无关痛痒,但我们至少能做到让自己在台上表演时心情愉快一些、动作突出一些、台词和动作有趣味一些,让整场“莫名其妙的舞台剧”给自己反过来有机会赋予一些“意义”。
来都来了,尽管“我”没有意义,“舞台”也没有意义,但我是自由的,我可以选择让“舞台”对“我”有意义,甚至假装“我”对“舞台”有意义。这个决定本身可以毫无理由地自然产生,如果必须有理由,可以是“这个决定的理由就是这个决定本身”,也可以是“这个决定能让我的表演更卖力一些”,还可能是“这个决定没准还能变成舞台的一部分,那么这还能够成为我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所留下的印记,也算是让我的人生拥有的那么一点点‘给自己赋予的意义’,尽管舞台最后也会被拆掉,这里可能会看上去根本没有过这个舞台,根本没有演出过舞台剧,那又怎样呢”,等等……
第二,是一个严肃的,或者说负责任的,一个“自大的狂妄的宣称”负责任的解释——不只是对我们负责,也是对其他人,乃至这个世界负责——总有人在意识到一切无意义后,继续参与这场舞台剧的,而且他们可能早就这么想了。
对第二个理由将引申为两种看法——别人愿意接受这个结论,我为什么不能;以及非生命的物质世界没有突然掀桌选择停止舞台剧的演出,其它生命群体也没有突然掀桌,人类这一群体也没有突然掀桌,我们为什么不试着继续呢。
第二个理由及其引申看法的出发点就是功利的——因为一切客观上自然而然的有始有终,我们不用急着主动寻求自己的终点,在明白道理之后继续入往常一样做自己的身份该做的事就好了:身份是“非生命”,稳定地按照规律运动即可;身份是“生命”,那就努力地继续求生,防止自己失去现在的状态,就是“失去生命”。我们在得知“我是谁”的消极答案之前就是这么活着的,完全没必要因为明白以后就认为反正结局是虚无的,然后急着赶快让自己,乃至更疯狂的人急着拉着周围的一切快点“归于虚无”。
这是于自己而言,我们不用急着快点走向终点,但对一部分狂徒——一部分在得知真相后受到莫名的驱动,拉着其他人“消极的走向死亡”的狂徒,而言,我们还有必要阻止他们。阻止他们有一个明确的理由:无论你们打算为自己做出何种选择都无所谓,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也好都是,别人也许还会在你选择消极选择堕落时劝说你帮助你,但你凭借自己扭曲的想法肆意地代替别人强制做决定,而且还是像“死亡”这种结果不可挽回的决定,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人接受的。
无论这些狂徒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他们都不应该这么做。“这些人早晚会意识到的,一切没有意义,那不如同我一起早点跟无意义的世界告别吧”,无论是这么想的;“我不管你们怎么想,我要把你们连同我自己从这无意义的世界中解救出来,感谢我吧,或者无需感谢我,我不在乎”,还是这么想的,字里行间通通都充满着傲慢与扭曲。
你们凭什么代替别人,帮别人的人生做决定,而且还是做没有挽回余地的决定。
对狂徒的讨论在这里就可以结束了,因为这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我们提到上述这些只是为了帮助揭示我们第二个理由其中“功利”的本质——对维持现状的功利,具体表现为对维持“目前这个稳定的环境”的功利。
这个“稳定的环境”包括物质世界,以及对于“我”,对于生物上的“我们”的存在,及其“我们”这个存在同这个物质世界稳定的“联系”这个状态。
我们维护这种“功利”的根本目的,首先是不希望破坏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的朋友们日常的生活不要受到不必要问题的困惑;其次是对了解并回答了这个问题的那些朋友,那些知道了一个“消极的无意义的”答案以后依然坚定信念找到理由好好生活的朋友,我们要对他们依旧坚持和热爱生活的选择表示尊重;最后是,我们要对未来负责,对未来可能会选择和这个“消极的无意义的”答案和解的我们负责,对可能来到这个世界但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的“我们”或者“类似于我们”的存在们负责——我们至少应该给他们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权利,给他们有机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的权利,让有机会登上舞台他们试着登台演出自己的剧本的权利,尽管这些本身可能没有多少意义,但我们最好相信,把“机会”、“希望”、“可能性”留给未来这一行为本身,是“有意义的”。
最后,也是最疯狂的设想,而这个设想本身是功利的极致。这个想法是“尽管‘存在’本身没有‘意义’,但‘存在’本身能在认为控制下尽可能长久地延续甚至永存,是否是‘有可能的’?如果真的存在这种可能,那么‘我们’就获得了一个机会,一个能够严肃地、神圣的,为自己的‘存在’真正赋予上‘意义’的机会,因为我们为自己创造了‘永恒的未来’,在这样的未来里,我们真正有资格,也有能力认真地讨论这一问题——‘我们在永恒的未来里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这是一个很疯狂的想法:既然我们开始感到消极的原因不仅仅是“一切都是随机”、“无意义”两点引起的,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的未来有一个确定的终点”。那么如果我们能够抹掉这个终点,甚至说实际的未来本身就是“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终点,我们的世界是有始无终的”这么一个样子的话,我们就确确实实需要认真考虑一件事了——我们“存在”的意义不是与生俱来就被赋予的,被固定的东西,我们需要自己去寻找答案。
如果这个想法是真的,反而能够成为一件鼓舞人心的事情,鼓舞人心的点在于很多人愿意接受“自己人生意义的选择权在自己手中”这样的观点,以及“我们的存在有不走到终点的机会”。许多人可能在想到这一步时就能够打消掉之前自己所产生的消极想法,并立刻行动起来——继续面对自己的生活,并且在一个微弱地“可以阻止终点到来”的可能性的信念驱动下拥有更强的生活动力。
尽管这冗长一环扣一环的想法,都是难以证实的类似于空中楼阁一般虚无缥缈的东西。但我希望朋友们能够领会到我产生这一系列想法,并在看到“水哥”的视频后决定把想法发出来供大家参考的真实意图:我不希望有任何人被这个问题所困扰,乃至可能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以及我不希望任何人为了解决自己对这一问题的困扰所找到的答案最后会反噬自身,让自己变得消极乃至丧失掉坚持继续曾经生活的动力。
我在思考这一问题之前是一个乐观的人,所以我不畏惧思考这一问题的过程的艰难最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在思考完这一问题之后还是一个乐观的人,不然我最后不会给出这个最大胆的设想,我给出这个设想是基于我目前的切实认识——我确实需要一个让自己永远充满动力去面对生活的“盼头”作为精神动力,这是我的现实需求;以及根据我目前得到的信息,我个人的分析结论是“我们世界的未来可能本来就是有始无终的,或者说是拥有可以被人为塑造成有始无终的状态的可能的”。
我的第二个理由是自己的一厢情愿也好,还是我窥见了某种信息后潜意识得出的结论也好,我目前还不确定,我也不在乎。因为我现在已经接受了自己得出的“从我自己问出的问题,到自己给出的回答,以及自己给出的出路”这一串认识。
最后再次祝愿,我的这一系列想法能够帮到朋友们,能够帮到你,“水哥”。祝你们早日看透生活的本质,之后还能依旧热爱生活。
这些是我朋友的原话。
我在看完我朋友的话后也去看完了朋友提到的这个up的视频,但我没啥水平,只能说一个“牛逼”,所以我不做太多评价。但我觉得这位“水哥”似乎在视频结尾给人的感觉是不太像完全想通了的样子,所以我希望你能早日想通,而且想通后还能过得开心。
毕竟咱活着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
我也祝你未来越过越好,越想越通。@很爱喝水的水哥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
5月20日,在建的广西最长跨海大桥——龙门大桥东主塔顺利封顶。至此,龙门大桥东、西两岸主塔全部实现封顶,标志着该桥进入缆索系统施工阶
中新网上海3月30日电 (记者 陈静)上海正面临常态化防控以来疫情形势最严峻复杂的挑战,单日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量不断刷新纪录。记者30日获
中新网3月30日电 据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3月30日18时14分在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北纬36 01度,东经77 89度)发
上海市委常委会今天上午(3月30日)举行会议,听取当前疫情应急处置和核酸筛查相关工作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市委书记
(抗击新冠肺炎)江苏无锡一男子隐匿行程轨迹被警方立案侦查 中新网无锡3月30日电 (记者 孙权)3月30日,无锡市在“应检尽检”人员核
(抗击新冠肺炎)官方称吉林市疫情扩散势头得到遏制 中新网吉林3月30日电 (记者 石洪宇)记者30日从吉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疫情防控
中新网唐山3月30日电 (白云水 孟潮)3月30日,河北省唐山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称,3月29日0时至24时,唐山市新增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通告: 3月30日上午,秀洲区发现1例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该感染者
今天(3月30日)下午,新疆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乌鲁木齐市新冠肺炎疫情和疫情防控最新情况。会上
中新网天津3月30日电 (记者 王君妍)记者30日从天津市水务局获悉,为充分发挥河湖长制优势,近日,天津市将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天津